听课笔记本如何记录
最近在线上听分享课后把听课笔记分享出去,有同学来跟我交流怎么听课做笔记的,也有同学问我听分享加整理加排版总共只用了两个小时是怎么做到的,有感于斯,特意把我听课做笔记的一些经验整理出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对于如何听课做笔记,我把它分为三个部分,课前准备、课时记录和课后整理,然后加一些个人的理解和经验。
一、课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要想高效地听课做笔记,课前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1.环境
不用说,听课做笔记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和安静的环境,如果你说要在公交上听课做笔记,也可以,但我不知道能做到多好。
2.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听课做笔记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工具,工具包括听课的工具和做笔记的工具。
线上分享课听课的工具要么是电脑,要么是手机。做笔记的工具一种是纸笔,一种是软件类。用软件做笔记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选择使用办公软件如Word,或在线编辑器如秀米编辑器等。
我推荐使用电脑听课,使用在线编辑器做笔记,使用鼠标很方便在两者之间进行切换,可以直接对笔记进行排版相应的排版,在听课过程中也方便我们对听课和笔记逻辑做适当的调整和梳理。
3.熟悉课程大纲
熟悉课程大纲也就是对课程做一个预习,对课程要分享的内容做一个最初的大概的逻辑梳理。
在分享课开始前,我们都会看到一份课程内容的大纲,我们可以根据大纲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稍微设想一下可能的分享内容和思路。课程大纲基本上就是讲课的逻辑,如果课程完全按照大纲走的话,那整个分享课就是在对大纲给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明白这点,对我们听课的逻辑把握会很有好处,可以提高听课的效果。
(注:关于思维导图,在公众号输入思维导图可以领取一份“普通人如何快速掌握思维导图”的详细笔记,帮助你快速掌握思维导图)
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虽然课程会列出大纲,但老师的分享并不一定会按照大纲进行的,可能大纲的某部分主题老师并不会怎么涉及,也可能老师会增加一些大纲里并没有列出来的主题,我们在熟悉课程大纲的时候,一定不要局限于大纲,听课碰到不按大纲走的时候就觉得不能很好的适应。
总结: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听课工具和做笔记工具,熟悉课程大纲,对课程分享的内容做一个最初的大概的逻辑梳理,对提高听课和记笔记的效率效果具有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
你不在课前梳理大纲,在后面整理笔记的时候也肯定需要再梳理一遍大纲才整理笔记的。
课前准备大概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熟练一点的话,十五分钟、十分钟也是可以的。
二、课时记录
课时记录就是边听课边记笔记。边听课边记笔记有一些小技巧或者经验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分享给大家。
1.抓住讲课的核心内容
所谓核心内容,就是围绕主题所展开的内容的枝干,是老师分享的观点、见解和经验的精华部分,简单点说,就是干货部分。具体到老师分享的讲课中,就是那些重要的语音。
怎么抓住老师讲课的核心内容呢?
1)抓关键词
抓关键词就是在听课的过程中对于老师所讲到的具有明显提纲挈领的词语一定要留心注意,因为接下来老师的讲话就会是课程的核心内容。抓关键词能有效帮助我们抓住关键内容。
2)抓关键句
所谓的关键句就是代表老师观点、概念、具有指导性和带有总结性的语句,这些语句其实就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我们记笔记要记的内容。比如曲玮玮在“普通人如何轻松学会讲故事,搞定面试、日常写作、约会、聚会”的分享课中说“讲故事为什么那么重要,讲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让你能够去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的话,很明显就是一个关键句,是对为什么“讲故事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的一个回答,就是我们做笔记必须要抓住和记录的语句。
3)学会概述和简写
在听课做笔记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一种体验,要回听好多次才可以把一条语音写完整。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要赶上老师的讲课,就不可能每一条语音都进行多次回放,那么对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缩略、概述和简写就是我们做笔记跟得上老师讲课所必须的。
4)适当放弃不重要的内容
真的,不重要的内容,知道就好,不一定要在笔记里记录下来的。
2.注意语音长度
注意语音长度是我们判断对该条语音如何做笔记很重要的一个参数。我的经验是,不超过20秒的干货语音,我们可以稍微详细地记录;超过30秒的干货语音,我们必须要适当的缩略、简写,或者只记录该条语音最关键的内容部分,可以在课后再回放进行补充。
3.留意老师给出的PPT图片和打出的文字
老师在讲课中分享出来的PPT图片和文字一般是课程的干货,抓住这些内容可以大大的降低我们做笔记的难度,节省我们做笔记的时间,提高我们做笔记的速度,并且对我们把握课程分享的内容的逻辑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要光急着听语音做笔记,要第一时间注意到老师分享出来的PPT图片和打出来的文字。
4.不断调整和梳理听课和笔记的逻辑
很多时候,老师的讲课不会按照课程之前给出的大纲进行的,有时候是老师分享的内容次序跟大纲给出的不一样,有时候是老师分享的内容跟大纲给出的内容不相同(有所增加或者减少),所以在听课做笔记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调整和梳理听课和笔记的逻辑。
对课程的逻辑有一个很好的把握的话,对提高听课和做笔记的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5.利用一切时间对笔记进行完善
有时候我们把老师之前的语音听完了,而新的语音老师还没分享出来,我们就可以适当的返回去对前面的笔记进行补充和完善。
总结:学会抓住讲课的核心内容,能够根据语音的长度和内容的重要性决定对语音的笔记采取何种种程度的记录记法,第一时间注意到老师给出的PPT图片和打出的文字,能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梳理听课和笔记的逻辑,学会利用一切时间对笔记进行完善,我相信,大家就能在听课的过程中对记笔记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也能相对高效地做笔记了。
三、课后整理
课后整理是在讲课结束后,在课时的笔记基础上对笔记做一个全盘的整理,该补充的补充,该调整的调整。
听课过程中我们一般是不能把笔记做到自己比较满意的程度的,比如某些很好的内容我们还没有记好,需要去回放语音进行补充完善的记录;比如某些特别好的案列我们都还没有挺清楚,也需要回放再听一遍的;比如我们还记了一些内容,现在看看觉得也没必要的,需要删除的;比如我们的笔记逻辑结构还比较混乱,我们要在脑海再回放一遍课程的主要内容对笔记再做相应的调整和梳理;老师分享的一些PPT图片想放到笔记里的,我们需要把图片下载保存提交到笔记里等等。这些都是课后整理的工作。
另外,如果我们想把笔记发到公众号或者一些分享的平台,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排版、编辑和发发送。
如何记笔记
无意间发现了个宝藏笔记软件,这个app估计大家都在使用,却不知它还有笔记功能,并且功能很强大。在建立知识系统之初,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碎片知识信息渠道来源广泛,如何将不同app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资料库?这个问题最近一直困扰着我,找不到合适的载体,就无法开始搭建知识体系?难道放弃了吗?灵光一现,有个念头在我脑海浮现,无论是头条还是知乎,或者是微信上面都可以同步到百度网盘。能不能将百度网盘作为资料库?平时购买的课程或者重要文件都在网盘上。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百度网盘上笔记功能的具体操作步骤,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
步骤:
第一步:进入到主页面后,点击笔记功能;
第二步:进入笔记界面后,点击右下方的编辑图标,新建笔记。
第三步:点击后,在页面中,就可以输入笔记信息,同时也支持插入图片内容,编辑字体,分组等功能;
第四步:编辑完毕后,点击右上方的完成,即可保存笔记。
注意事项:
百度网盘手机端的笔记只是收集和内容呈现,不能编辑,不能复制文字。
怎么查看电脑一天的使用记录
查看电脑一天的使用记录步骤如下:
工具/原料:华为MateBook14、windows10。
1、首先用鼠标右键点击左下角的开始,在弹出的菜单上面点击“运行”打开,或者直接按“win+R”快捷键打开运行窗口。或者进入Windows电脑页面后右键单击win图标,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运行,也可以按住win+R键打开运行窗口。
2、然后在打开的“运行”窗口中输入“recent”,再点击“确定”按钮。或者打开运行窗口后在对话框中输入“eventvwr.msc”,并点击【确定】。
3、最后在打开的“recent”窗口中,就可以看到电脑的使用记录。或者进入事件查看器页面后,点击左侧的【Windows日志】。
常用的方法:
1、使用任务管理器。按下Ctrl+Shift+Esc键,打开任务管理器,点击“性能”选项卡,就可以看到“开机时间”一栏,显示了电脑从开机到现在的运行时间。
2、使用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点击“系统与安全”,再点击“管理工具”,找到“事件查看器”,点击“Windows日志”,然后点击“筛选当前日志”,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日志ID为6005和6006,分别代表开机和关机事件,点击确定,就可以看到电脑的开关机记录。
3、使用命令提示符。按下Win+R键,打开运行窗口,输入cmd,回车,进入命令提示符界面,输入systeminfo,回车,就可以看到系统初始安装日期和系统启动时间等信息。
4、使用鲁大师。下载并安装鲁大师软件,打开后,点击“硬件检测”,扫描完成后,点击“硬件健康”,就可以看到系统初始安装日期和系统运行时间等信息。